八方新聞 www.8NEWS.net

烈日下工作別輕忽高溫帶來要命的傷害 [列印本頁]

📝 Frances   📰 2020-9-3 05:22 PM   ⏱    👍

【記者 李清花 南投報導】

 76歲的賴姓阿伯平常與老伴住在南投山上,平常很規律服用高血壓藥,阿伯不畏天氣炎熱仍然每天上山幹活,然而近來卻逐漸有腹脹的情況發生,近日在等候胃腸科醫師門診時,老伴突然發現老公眼神不對勁,呆滯幾秒後緊接著雙眼上吊、兩手抽蓄、癱軟滑坐到在地上,經緊急送往急診室救治。眼神才逐漸回復,呼喚他也比較理會人了,經檢查及驗血結果發現,竟然是嚴重的低血鈉導致,阿伯經由住院治療後已穩定出院。


、Download:393
附加檔案雙重掃瞄病毒完成,技術提供

 南投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王星翰醫師表示:癲癇發作究竟是發生甚麼事呢?我們的大腦有無數個神經細胞平常用微量的人體電流彼此溝通訊息,當腦部的電流傳遞時出了問題,形成短路或漏電,就容易使得癲癇發生。最常見的是全身型僵直陣攣性發作,造成意識喪失、肢體抖動、甚至眼睛上吊、口吐白沫等狀況。傳統會認為此時須以手邊器具(如湯匙、筷子)將患者牙齒搬開以保護舌頭不被咬斷,然而,這樣強行搬開牙關的行為往往使得患者口腔附近的傷害更嚴重。因此、台灣癲癇之友協會提供了五字口訣:「移」、「勿」、「側」、「陪」、「送」,讓民眾可以在患者發生癲癇時知道如何處理,「移」除身邊危險物品。「勿」強行撬開病患的牙關,也切勿餵食藥物。「側」將患者頭身維持側臥姿,讓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維持呼吸道通暢。「陪」伴並觀察患者狀況適時給予安慰。「送」若連續發作、超過5分鐘、或有身體受傷的情況,建議盡快送醫處理。

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,癲癇在台灣的盛行率約有0.6%,除了以上發生在候診區的狀況,癲癇患者可能就在我們的社區,在我們的親友或是同事間存在著。依照病因和嚴重度,有的人可能終生發作一次,有的人即使服用多種抗癲癇藥也還會有小型的發作。在過去的年代,由於發作時的模樣和動作特殊,與動物的行為相像,癲癇患者容易被標上負面標籤。有些患者還合併了精神疾患,即使在平時沒有發作時,他們的獨特的說話方式和行為會讓旁人給予異樣的眼光。事實上,由於醫藥科技日新月異,新型抗癲癇藥物逐一問世,以期達到高療效、少副作用的目標。罹患癲癇的病患,約有7成可以單靠一種抗癲癇藥達到控制的效果。因此,若您身邊有癲癇的朋友,可鼓勵他們走出家門,至神經科求診,與醫療團隊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,來達到更美好的生活品質。


、Download:401
附加檔案雙重掃瞄病毒完成,技術提供

 衛福部預防熱傷害宣導建議:
1.夏日戶外活動穿著輕便、淺色、透氣、排汗功能的衣物,注意防曬如戴太陽眼鏡、寬邊帽及擦防曬乳。
2.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建議每小時補充2至4杯(1杯為240c.c.)白開水,並避免菸酒。
3.戶外工作者、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,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,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。
4.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陽光直射處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,氣溫較高(超過攝氏32度)時,最好要減少相關的活動。
5.中等強度運動每30分鐘暫停運動補充水分,若進行較高強度運動,則建議每15分鐘暫停補充水份。

 運動時每小時補充2至4杯(1杯為240c.c.)低溫飲水可預防脫水。




Copyright © 2024 八方新聞 合作諮詢、業採供稿:CoolQi2009@Gmail.comCoolOdd@QQ.Com
☎ 0928-517147(台灣遠傳) ☎ 131-24073058(中國聯通)